.王丽云:罗庄将建设“五大区”绿色工业为重点 临沂市人大代表、罗庄区区长王丽云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 18日,临沂市人大代表、罗庄区区长王丽云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和环境双重压力下,临沂市政府在年取得了一个很好的成绩。年,罗庄区将结合《临沂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突出建设现代商贸区、生态模范区、绿色工业区、都市农业区以及和谐幸福区等“五大区”,实现华丽转身。
王丽云告诉大众网记者,年,临沂不管是在经济运行的总量还是质量上,在全省都名列前茅,特别是对环境的治理,可圈可点,罗庄区更是深有感触。通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临沂的大气质量有所改善,出现了“临沂蓝”以及环境治理的“临沂样本”。在污染治理的环节,罗庄区做出了较大贡献。“年,罗庄区投入资金13.6亿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深度治理钢铁、焦化、建陶、火电等11个重点行业,停产治理14家大中型企业、限期治理家企业,四项污染物指标大幅改善,让罗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气更爽的目标加快变为现实。”王丽云说。 王丽云告诉大众网记者,罗庄区将根据《临沂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在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打造现代商贸区,大力实施商城国际化战略,培育“十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十大特色市场”,做大“互联网+”、“旅游+”文章,逐步建成主业突出、功能互补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二是打造生态模范区,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启动生态科技城建设,全力打造特色街镇,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力求三年大变样、五年见新城;三是打造绿色工业区,着力培育镍基新材料、高端铝制新材料、现代医药、机械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延伸链条、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实现由资源型传统工业区向现代产业新区的跨越;四是打造都市农业区,在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中同步推进现代农业,培育发展特色种植、休闲观光、花卉苗木等城郊型农业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实施菜单式精准扶贫,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五是打造和谐幸福区,全面推进共享发展,统筹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让人民群众致富门路一年比一年更广、安康水平一年比一年提升,家庭生活一年比一年殷实。 在采访的最后,王丽云特别提到了绿色工业区的建设,“怎么对传统工业进行逐步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从而保证罗庄区工业的主导地位,并从根本上有一个华丽转变,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罗庄区也要打造工商复合型经济。临沂商贸比较发达,希望能借助国际商贸城的优势,把罗庄的商贸区建设的更富有现代化,使其在整个经济结构的分配比例方面,占据的比重逐步提高。”(大众网记者李龙王艳彩见习记者郑会敏) 孙德士: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打赢扶贫攻坚战 临沂市人大代表、沂南县县长孙德士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 19日,临沂市人大代表、沂南县县长孙德士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张术平市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和年所取得成绩,实事求是,有目共睹。明确了十三五的目标任务和年的工作安排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求真务实,措施有力。沂南也将根据报告要求,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同时,沂南作为全市“一点两区”的一区,要率先完成任务,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新的“孟良崮战役”。 孙德士告诉大众网记者,张术平市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和年所取得成绩,实事求是,有目共睹。明确了十三五的目标任务和年的工作安排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求真务实,措施有力,报告通篇贯穿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全市人民的美好期待和市委建设“大美新临沂”的战略部署,是一个务实创新、主题鲜明、鼓舞人心、开创未来的好报告。 张市长在《报告》中指出,今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临沂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要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这也是沂南工业攻坚的主攻方向。政府要有所作为,实施企业分类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办法,做好要素保障,精准扶持;通过兼并重组、腾笼换鸟“对僵尸企业”实施解困、盘活。 孙德士说,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规划、基础设施先行和产城融合,推进城镇化由外延向内涵提升转变。沂南正以“宜业、宜居、宜游”为目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沂南的乡村建设趟出路子,创造了经验,县城建设发挥“四部三组一办”的工作机制,打好“城建攻坚”。正加快实施棚户区和城中村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全县以全域旅游的标准加快镇和新乡村的建设,发挥财政旅游专项资金作用,搭建更多的旅游产业融资平台,提升一批景区,开发一批旅游扶贫项目,完善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旅游村庄。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民生建设落到实处”,对扶贫攻坚等工作作了重点部署安排。沂南承担“一点两区”率先完成的重任,将按照“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精准到户和整村提升相结合”的理念,以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坚决的态度、精准的举措,扎实开展脱贫开发工作。 在具体的脱贫方式上,一是推进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选准特色产业,推进结构调整,鼓励片区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县内骨干旅游企业的作用,推动“新农人”回乡创业,引进外来投资者,打造一批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红色旅游、观光采摘的专业村,实现脱贫致富;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鞋帽玩具、农产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在贫困村设立加工点,推动贫困人口就地转移就业和居家灵活就业;加快推进光伏扶贫,按照金融扶持、项目运作方式,争取长期的金融扶持政策,有效解决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兜底脱贫和贫困村集体增收难问题;同时,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实施“互联网+”工程,搞好电子商务“百乡千村”项目,打造一批电商专业村,帮助贫困户借助电商平台摆脱贫困。二是强化整村提升的带动作用。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制约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项目化运作的方式,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八大工程”,完善贫困村的基础条件,为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打牢基础。三是搞好社会保障兜底。通过做好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社会关爱等方式,加大对五保户、低保户、大病患者、困难家庭学生、老年人帮扶力度,筑牢脱贫工作最后的防线。 为切实推动脱贫攻坚,沂南还调整充实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设立了县委扶贫办,强化了乡镇、部门、社会、村和个人五个方面的责任,实行了“双责”追究制,既追究乡镇主要负责人责任,同时也追究驻村第一书记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努力形成各方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与全县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沂南要率先完成任务,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新的‘孟良崮战役’。”孙德士说。 谈到国家园林县城建设,孙德士说,“城在林中建、水在城中流、家在绿中住、人在景中行”,是沂南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美好愿景,也是91万沂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热切向往。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是顺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工程。年以来,沂南县围绕打造“智慧之乡、美丽沂南”的目标要求,提出了“一创六建”,全面打响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攻坚战。一是园林文化的历史传承。立足“智圣故里、红嫂家乡”的历史底蕴,将历史文化元素有机融合,使市民触摸历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山水城市的园林格局。依托自然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做活“山水”文章,奠定了城市园林建设的基础。三是节约型绿化建设的路子。利用山水优势,突出山水特色,打造山水游园,丰富自然景观,拓展公园绿地。四是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按照“米见园”的要求和“小、均、精、多”的原则建设街头绿地,实现公园绿地的服务功能。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2%,绿地率达到3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5平方米。先后建成了汶河国家湿地、沂河东湖湿地等4处湿地公园。竹泉村,常山庄村先后被授予“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称号,这也是全市仅有获此殊荣的两个乡村。 十三五规划中提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此,孙德士告诉大众网记者,新能源电动车是沂南县重点扶持发展的主导产业,发展历经十余年,在历届县委、县政府持续扶持下,由最初的1家企业发展到现在的家,由生产单一的二轮电动自行车发展到现在的集电动三轮四轮车、场地电动车和特种商用车、电动轿车、复合材料新能源车等50多个品种,成为集核心部件研发、整车生产、物流配送、质量检测、人才培训等于一体的全国四大电动车生产基地之一。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电动车整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年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中国电动车基地”。沂南大力推进“三引一促”、深入开展企业“二次创业”活动,引入社会资本组建规模1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建立新能源汽车智慧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新大洋集团在加强与吉利集团、金沙江创投战略合作的基础上,今年又成功引入上市公司双林股份7亿元投资,企业实现了快速扩张,全年上缴税金万元,同时企业还在国内率先推行电动轿车城市共享模式,目前在沂南县已设置个租赁点,投入运营知豆电动汽车辆。下一步沂南将推进中瑞电动车、巴士新能源等已落地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大众网记者李龙王艳彩见习记者郑会敏) 隽新阳:发挥四大优势打造生态保水富民强县临沂市人大代表、蒙阴县代县长隽新阳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 19日下午,临沂市人大代表、蒙阴县代县长隽新阳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努力把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蒙阴的支柱产业,实现生态保水富民强县的目标,奋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走在前列。 隽新阳告诉大众网记者,张市长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建设实力城市、宜居城市、魅力城市、活力城市、幸福城市的“五城”建设目标,非常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隽新阳说,蒙阴县将一定要认真领会这次会议的精神,发挥蒙阴以“沂蒙六姐妹”为形象代表的人文优势,以英雄孟良崮为精神丰碑的红色优势,以蒙山、岱崮地貌和云蒙湖为壮美风光的山水优势,以百万亩林果而全域彩化的绿色优势,坚持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同时,全面实施“”旅游精品工程建设,重点打造10个名村、10大名景、30个名点、5条名线、10家名店,全面叫响“蒙阴——江北最美乡村”品牌,大张旗鼓地推出“美丽蒙阴——桃花源诗意乡村游”、“奔向胜利——孟良崮红色教育游”、“饮水思源——云蒙湖山水风光游”、“世界奇观——岱崮地貌自然奇观游”、“长寿之乡——蒙阴天然氧吧养生休闲游”五张旅游名片,打造全域4A级景区,争创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县,努力把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蒙阴的支柱产业,实现生态保水富民强县的目标,奋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走在前列。(大众网记者李龙王艳彩见习记者郑会敏) 收看更多临沂资讯和精彩推荐请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治白癜风银川哪家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