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聊到重庆,我们往往会聊美女,聊美食,聊旅游。的确,重庆美女泛滥,美食诱人,美景怡人。但是,这些都是重庆这座伟大城市的“一点点”。重庆的伟大,在于她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抗争精神。70多年前,伟大的卫国战争让重庆成为中国人民誓死保卫家园,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象征。

一、威武不能屈是重庆的历史传统

多年前,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骄横凶残的蒙古大军却在钓鱼城被阻挡了36年之久,不可一世的蒙古大汗蒙哥也战死在城下。钓鱼城位于今重庆市合川区合阳镇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

在公元年,蒙古几十万人马围攻南宋小小的钓鱼城,36年之久,却始终无法攻克。大汗蒙哥绝望地倒在城下。新任大汗忽必烈继续攻城,但钓鱼城依旧岿然不动。时间到了年,南宋业已灭亡。忽必烈以绝不屠杀城中平民的条件劝降钓鱼城军民。在这样的情况下,守将王立弃城而降。然而,弃城后,没有一个人乞求怜悯,守城的36名将军全部拔剑自刎,可谓忠烈千秋。

从年开始到年结束,四川重庆军民抗战时间居然长达半个世纪,其中坚守钓鱼城36年。这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重庆人民威武不能屈的抗争精神成了我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蒙古铁蹄能征服世界,但不能征服我重庆人民,不能真正征服我中华民族。提到南宋的抗争,我们大都会想到文天祥,重庆钓鱼城的抗争就是文天祥的精神附着在每一个重庆军民的身上。文天祥与重庆军民奏响了中华民族最强烈的抗战之声。

蒙古大军征服欧亚大陆,遭遇到的最顽强抵抗却来自看似弱小的南宋政权。蒙古大军用了近半个世纪才彻底摧毁南宋政权。而那些貌似强大的政权却在蒙古铁蹄面前不堪一击。这是为什么呢?是文化。南宋军民的文化自信和优越感让他们从骨子里藐视蒙古大军,是文化的力量让南宋、让钓鱼城成为蒙古大军的噩梦。

二、重庆与伟大的卫国战争

70多年前,伟大的卫国战争再一次让重庆成为世界的焦点,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绝不屈服的象征。

我的笨笔实在无法描绘重庆的抗争故事,我只能尽力阐述其万一。

(一)重庆与大轰炸

年12月13日,中国首都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卫国战争的战时首都,也成为我中国军民抵抗日军的政治军事中心。多年前的蒙古大军被阻挡在重庆城下,70多年前更为野蛮残暴的日军同样被阻挡在英雄的重庆城下。

日本曾数次企图攻占重庆,但是因为山城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只能实行空中打击。于是日军从年开始,几乎以每三、五日轰炸一次的频率轰炸重庆,以期达到震慑效果。大轰炸持续了5年之久,日军在重庆上空空袭达多次,出动飞机九千多架,我方死亡人数达到一万多人,毁坏房屋一万七千多栋。日军的轰炸惨无人道,但不仅没有摧垮重庆军民的抗战意志,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强烈的抗战决心。每每抗战募捐,市民大都从很干瘪的口袋里摸出钱币,甚至连乞丐等都捐钱。

重庆大轰炸

大轰炸时期,重庆军民的抵抗决心从一道著名的菜上也可见一斑——“轰炸东京”。

年,日本日薄西山,我抗日军民已开始了局部的反攻。中美空军开始了对日本本土进行报复性轰炸。国民政府重庆防空司令处的少将处长丁荣灿得知,我空军轰炸机从成都起飞,跨越重洋轰炸了日本本土八幡市钢铁厂。他把这个好消息带给大家。当时正在上一道叫做“海参锅巴”的菜,这道菜是以锅巴底,在上桌前必须浇上滚烫的海参汁,因为浇汁时发出的“噼叭”声音,非常像轰炸时的声音。李岳阳和另一个餐厅老板唐绍武,觉得这道菜的与传来的消息非常的应景,于是把这道菜的菜名改为“轰炸东京”。一是为了庆祝轰炸钢铁厂成功,而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轰炸东京。当时这道菜非常的受欢迎,每当有熟客过来用餐,店里一律都会送上“轰炸东京”这道菜。而这道菜也很快在重庆流行起来,人民都盼望着胜利的早日到来。这是受尽侵略战争苦难的人民心中的愿望,也是所有爱国军人的愿望。

轰炸东京

(二)重庆与石牌保卫战

日军进攻重庆最大的战役是石牌保卫战。石牌在重庆外围的湖北宜昌,是拱卫陪都重庆的最后屏障。一旦失守,重庆危矣,中华民族危矣。石牌保卫战在重庆军民和全国军民的支持下终于以弱胜强,彻底摧垮了日军企图占领重庆的企图,为抗日反攻拉开了序幕。

石牌保卫战,史学家已经有很充分地研究,我只想提两个细节:

石牌守军将领胡琏家书与战前誓词:

给妻子的信: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战争胜利后,留赣抑回陕自择之。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你当能体念及之。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

给父亲的信:

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敬叩金安。

战前誓词:

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

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钦,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

2.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白刃战。

数万日军一度攻上石牌,与数万中国守军混战在一起,突然间枪炮上、飞机的轰鸣声都消失了,只剩下数万人拼刺刀的呐喊声。由于敌我混为一体,双方的枪炮和飞机不得不停了下来。这场数万人的白刃战进行了大约12小时,最终中方胜出。抗争早期,据李宗仁描述,白刃战,中国士兵5人方能与1日军对峙。此次白刃战的胜利与其说是战力的胜出,不如说是精神的胜利。这场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白刃战一下子让战争回到冷兵器时代。拼刺刀技不如人的我军却能战而胜之,这是正义的胜利,勇气的胜利。

石牌保护战是重庆军民抗战意志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反抗精神的胜利。

石牌保卫战之白刃战

(三)重庆与张自忠墓

张自忠将军可谓抗战军神,是二战期间盟国牺牲的最高级将领。青山有幸埋忠骨,张自忠将军墓就在重庆。

张自忠墓位于重庆市北碚到青木关公路侧梅花山麓。

张将军曾在喜峰口战役、临沂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中痛击日寇,几乎战无不胜。年4月,日寇抽调10多万兵力,向襄阳、南阳一带猛攻,张将军部遇敌主力于方家集。5月16日日寇陷张将军部于重围,张将军率部浴血奋战,中午张将军左臂中弹,仍继续指挥战斗,下午4时,张将军腰、腹部又中机枪弹数发。临终前,张将军告诉左右说:“吾力战死,自审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可告无愧”。张将军在寝樊宜城南瓜店壮烈殉国,时年50岁,遗体运回重庆后,国民政府进行了盛大的国葬,追授张自忠将军为陆军上将。

(四)重庆与抗战胜利

解放碑大概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了,它也是抗战胜利纪念碑!

看一看当年的重庆人民吧!

多年前,小小的钓鱼城能阻挡不可一世的蒙古大军,源于文化的力量。70多年前,重庆能成为抗战的象征,同样如此。

重庆与抗战,老汪不能穷其万一,老汪只能景仰!景仰!景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qizx.com/lqsrk/13924.html
------分隔线----------------------------